涨一年了,咖啡豆价格这是闹哪样?
原标题:极端天气兴风作浪 消费需求推波助澜 涨一年了,咖啡豆价格这是闹哪样?
2025年启新未久,国际市场咖啡价格就打开暴涨行情:国际咖啡组织1月份的报告显示,咖啡价格指数相比去年同期上涨75.8%,1月ICO综合指标价格(I-CIP)平均为310.12美分/磅;2月11日,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突破每磅430美分,创下47年来新高,近一年的涨幅更是高达118.57%;2月19日,巴西圣保罗大学路易斯·德·奎罗斯农业学院高级应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每袋60公斤净重的阿拉比卡咖啡的均价达2769.45雷亚尔,创下了自1996年该机构开始记录该项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这场自2024年就刮起来的价格风暴正深刻改变着全球咖啡产供链的既有格局。
极端天气可看作此轮咖啡豆价格风暴的始作俑者。目前,全球70%的咖啡豆产自巴西、越南等五国,但主要产区的极端天气条件导致全球咖啡豆库存紧张,进一步推动了价格的上涨。据了解,巴西(全球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产区)连续遭遇干旱和暴雨,导致咖啡豆产量与质量双降,预计2024/25年库存降至25年来最低;越南(罗布斯塔咖啡主产区)因受到干旱和台风影响,产量降幅达20%。
再看供应端,因供应缺口较大已引发连锁反应。咖啡豆价格的飙涨迫使许多中小咖啡企业和烘焙商为维持利润,提高了产品售价,如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咖啡企业纷纷宣布产品涨价15%至30%;部分企业则通过缩减容量或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成本,如韩国有餐饮企业近期推出了用其他原料替代咖啡豆的“无豆咖啡”饮品,以缓解主要原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大型连锁咖啡品牌采购量大、议价能力强,部分还提前签订了采购协议,短期内成本压力相对较小。记者了解到,有国内的咖啡连锁企业通过加强供应链整合,如自建种植基地、与供应商建立起长期合作等来降低成本、稳定供应。
而在消费端,随着咖啡价格的上升,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可能会减少购买频率或选择价格较低的替代品,如茶饮料等,整体咖啡消费需求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消费需求的变化进而带来消费市场分化加剧。一部分消费者对咖啡品质和体验的要求更高,高端、精品咖啡市场仍有发展空间,而为了保持利润水平,低价咖啡市场或将加紧提升品质以向中端市场靠拢。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短期内全球范围咖啡豆价格或将维持高位震荡。据国际咖啡组织预计,2025—2026年全球咖啡豆的供应缺口达850万袋,而拉尼娜现象可能进一步影响主产区产量。从长期看,若气候条件有所改善,2026年后咖啡豆供应有望逐步恢复常态,但价格回落的幅度恐实在有限。
咖啡豆价格暴涨是气候、供需失衡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全球产业链形成不小的冲击,甚至加速行业洗牌。咖啡豆的疯狂涨势,在凸显供应危机的同时,也成为产业变革的催化剂,促使咖啡企业在压力下探索更高效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无论是科技助力下的精准种植,还是创新萃取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化,都将持续为咖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供应链韧性与消费需求升级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核心变量。
小小咖啡豆,足以联动全球。这杯香浓四溢的咖啡,早已不再固守主流饮品的定位,更提供了绝佳的观察角度,为我们了解全球供应链的博弈与消费文化如何进阶送上鲜活的例证。
(本报记者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