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千亿,这类养老金融业务快速发展 试点成果显著
在积极发展养老金融的背景下,四家养老保险公司试点开展的商业养老金业务正在快速发展。据多位养老险业内人士透露,2024年商业养老金业务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新增资金量接近千亿元,较2023年的180亿元实现数倍增长。这一业务的发展符合整体预期。
商业养老金业务是养老保险公司推出的一种创新性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江苏等10个省市进行试点。参与试点的有四家养老保险公司:人保养老、国寿养老、太平养老和国民养老。2024年是试点的第二年,其中,国寿养老的商业养老金业务规模最大。到2024年末,国寿养老的商业养老金规模达到约500亿元,约占市场一半份额,较上一年明显增长,2023年末其商业养老金存量规模为79亿元,有效账户数超过34万户。
其他三家养老保险公司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国民养老保险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商业养老金业务销售金额约为233亿元。中国太平2024年半年报显示,商业养老金上半年新增缴费149.74亿港元,市场排名跃升至行业第二。中国人保2024年半年报介绍,截至2024年6月30日,人保养老商业养老金管理资产规模89.99亿元,较年初增长119.1%;服务客户16.87万户,较年初增长145.2%。
养老险公司大多设有专门部门负责商业养老金业务,并积极建设自营和第三方销售渠道网络。银行渠道成为2024年商业养老金业务快速增长的重要助力。
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养老金业务得到政策支持和养老险公司的重视。202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文件指出,要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2024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通知提到,将进一步扩大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按照“成熟一家,开展一家”的原则,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养老保险公司参与该业务。
多家养老险公司已表示出对商业养老金业务的重视。例如,国寿养老2025年工作会议提出,将推动商业养老金业务跨越发展。中国人寿集团也在2025年工作会议中明确,未来五年将全面加快养老金融跨越发展。人保养老则表示,商业养老金业务成为其业务模式创新和转型的重要抓手。
目前,商业养老金业务包括目标日期型、固定收益类、流动性管理类、混合类等多种类型的产品,面向不同风险偏好客群的需求。各养老险公司均已推出多款不同类型的产品。例如,截至2024年末,国寿养老陆续发行了10款商业养老金产品,国民养老有7款,太平养老有6款,人保养老有5款。这类业务产品可能引领未来的业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