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秘诀何在?
记者 孟 妮
刚过去不久的春节假期,中国旅游市场迎来了一波出入境游的热潮。
蛇年春节期间,中国出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增长,许多热门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城市迎来大量中国游客,也有众多外国游客选择来华体验中国春节的独特魅力。据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2月5日发布的消息,今年春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436.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比2024年春节同期增长6.3%。
这不仅展现了中国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态势。回顾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75238亿元,同比增长14.4%。
业内专家表示,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万亿美元,这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这一成绩的取得,其背后是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力和积极变化。2025年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断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从贸易结构看,2024年中国服务出口额达31755.6亿元,增长18.2%,显示出中国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进口额达43482.4亿元,增长11.8%,反映出国内市场对优质服务的旺盛需求。尽管服务贸易仍存在逆差,为11726.8亿元,但与2023年相比,逆差减少了314.3亿元,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在逐步优化。
在众多服务贸易领域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24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8965.2亿元,增长6.5%。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6573.2亿元,增长7.4%。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39.3%、12.2%。这得益于我国在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和保护。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12392亿元,增长5.4%。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增长较快,增幅分别为29.5%、8.7%。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顺差4181.2亿元,比2023年扩大504.5亿元。这表明中国在吸收国际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在知识密集型服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
对此,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伟表示,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所占比重持续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领域增长迅速。技术创新驱动是重要动力之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未来,随着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中国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数字娱乐、智能体育等新兴领域不断创新发展,从而为服务贸易的增长注入新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的成绩单上,旅行服务是增长最快的领域。2024年以来,旅行服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达20511.5亿元,增长38.1%,成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增长156.8%,进口增长29.3%。
今年春节期间出入境游的火爆正是旅行服务快速增长的一个生动体现。旅游行业专家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旅游市场的复苏也带动了相关服务的发展,如酒店住宿、餐饮、交通等。同时,各国之间旅游政策的放宽和旅游合作的加强,也为旅行服务的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2025年,中国出入境游将续写更多“同频共振”“双向奔赴”的故事,为中国服务贸易保持增长态势提供强劲支撑。
实际上,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与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推动密不可分。《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首次在全国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了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体系;《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近百项具体举措,对新形势下服务贸易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
展望2025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服务贸易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对服务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等诸多挑战。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所长李俊认为,2025年,中国应深入发展服务贸易,更加注重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深化合作。持续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以开放创新不断为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挖掘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潜力,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多双边和区域合作,优化开放合作环境。